EN

相信“光”的伟德投注站官网下载毕业生们丨何思琦:在美术馆里“跳房子”

时间: 2025.7.16


编者按:又到一年初夏,2025年伟德官网在线以“逐光而行”为题,奏响了新一年毕业展的序章。观众置身于今年丰富多样的创作现场,可以看到有一些伟德投注站官网下载青年学子选择用行为爆发内心的冲动,有些选择与空间互动构建其视觉张力,有些则以传统为养分,由传统中生长出更具当代意识的创作面貌,而更多的青年创作者,则越来越注重向自己周遭的生活取材,试图捕捉情感、经验与思考的多重真实......

在这些个案中,个体经验与外部世界、新旧媒介之间、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碰撞,屡屡激发出不一定完美但却新鲜的创造力。如毕业季主视觉中,一颗符号化的苹果,正是在光的照射下,被勾勒出不断变幻的形态。而相信”光“的伟德投注站官网下载学子们,追随他们内心的光芒,用几年磨一剑的毕业创作呈现着他们对”艺术是什么“的初步探索。来到本科毕业展阶段,艺讯网毕业季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相信‘光’的伟德投注站官网下载毕业生们”,持续以更微观、深入的视角切入,邀请毕业生畅谈他们的创作故事,通过这些坦诚生动的讲述,分享和传递青年人心里的“光”。


《跳格人生》

image.png

城市设计学院-何思琦

Q: 把童年游戏“跳房子”作为毕业创作引线,这个灵感是如何出现的?

何思琦:将童年游戏“跳房子”作为毕业创作的引线,源于一次无意间的身体动作唤醒了我对童年的深层记忆——那种赤脚跳跃、在地上划格子的时光,与现在快节奏、高压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简单而富有仪式感的身体游戏,其实承载着一种原始而真实的“认知体验”。在一次次跳跃中,我们在方格之间做出选择,平衡、前进、暂停、回头,某种意义上不正像我们在面对人生各个阶段时的状态与抉择吗?于是我将“跳房子”作为入口,借助它童趣却富含哲理的结构,展开一个关于人生不同维度的沉浸式叙事设计。这个创作不仅是一次怀旧的回望,更是一种借助民间游戏进行当代表达的尝试。

图片 2.png

图片 3.png

作品创作中

Q: 作品分为哪几个部分?你如何设计观众与作品的交互方式?希望达到怎样的艺术表达与体验感?

何思琦:我的作品《跳格人生》以“跳房子”为形式结构,共设有七个象征人生不同阶段与心理状态的维度:梦想、失败、欲望、时间、情感、创造、个人。每个维度通过具象物像、文字赠言、色彩氛围与音效构成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体验空间,串联成一个关于成长与自我认知的叙事路径。

我设计了一块交互版的“跳房子”互动地面装置,观众直接跳入其中,通过身体跳跃完成从童年到成年的心理旅程。在每个格子中,观众可触发音效和图像视觉,让跳跃成为一种连接身体与记忆、情绪与思考的媒介,实现主动参与式的沉浸体验。

我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让观众在跳跃中产生情绪的“共振”,从一个个格子里重新认识自己:

在梦想中轻盈,在失败中破碎,在欲望中挣扎,在时间中沉思,在情感中温柔,在创造中释放,在个人中重新定义自己。

它不仅仅是一次童年游戏的重温,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与当代表达。

我期待观众在离开的时候,不只记得这个地面装置的好玩,而是能记得某一格中那个击中内心的图像视觉、某一段旋律唤醒的记忆,或某一个动作重新理解了自己。

希望作品能带来一种“跳跃”式的认知转化——跳回童年,也跳向未来。

展览现场

Q: 作品表达似乎可具有多种维度的解读,其中最重要的,或许是身体性在作品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来源于你对现实的哪些思考?

何思琦:作品表达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但我认为最核心的,是身体性的回归与激活。在今天这个高度数字化的社会中,我们的感官和身体正在被屏幕压缩,被算法规训。注意力越来越碎片化,感受力和真实情绪却在变得麻木。我选择“跳房子”这个童年民间游戏,正是因为它是一种简单、纯粹却高度身体性的游戏行为,它唤起的是我们最初对世界的感知方式——跳跃、触碰、呼吸、节奏感,以及游戏中的勇气与犹豫。

这种“用身体感知人生”的方式,其实是一种对当下现实的回应。我想通过一个具体的动作——跳,来打破我们与自己之间的疏离。每个人在跳入这个装置时,都必须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人生维度,这是无法被替代的沉浸体验,也是一种回归本能的仪式。我希望让人们意识到,身体并不是表达的附属,它本身就是情绪、记忆和认知的承载者,是我们与世界最原始也最真实的连接。

图片 8.png展览现场

Q: 创作过程与展览过程中面对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何思琦:在整个创作和展览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多的挑战。首先是创作阶段的不确定感和不断被否定的过程。我曾多次推翻自己的概念和方向,从“跳房子”这个选题本身是否有说服力,到视觉语言如何建立足够的冲击力,一开始都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打动自己的表达方式。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持续地在“寻找”——找概念的核心,找形式的突破,也找自己的信心。直到我开始回到“身体”本身,回到那个用脚去丈量格子、用动作回应情绪的跳跃动作,才慢慢梳理出清晰的作品逻辑。

展览阶段的挑战则更现实且琐碎。例如,屏幕的连接、感应互动的调试,这些技术问题花了我大量时间去排查和对接。尤其是感应装置在测试阶段经常出现“识别不到”或者“跳了没反应”的情况,我一次次地反复测试线路和代码逻辑,也得到了朋友和技术老师的协助。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耗神,但也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意识到,“互动”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你如何真正理解观众的感受。最终,我选择将复杂技术与童年质朴的民间游戏结合起来,用最简单的跳跃方式连接最深层的情感与记忆。

创作过程与布展现场

Q: 作品有很强的交互性与游戏性,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观众参与和反馈?

何思琦:展览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姐姐,她连续三次回到我的展位,每一次都认真地体验跳房子的互动装置。她说:“我仿佛一下子又变回了小时候,无论年纪多大,都可以用身体重新感受快乐。”她的反馈让我非常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希望人们在体验中卸下身份与年龄,用游戏重新感知自我和情绪。此外还有不少观众,在体验之后和我说“这不止是跳房子,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游戏”,也有人因为卡片上的一句赠言而停下脚步,久久凝视。我发现,游戏的形式是一种引子,但真正触动人的,是那些被唤醒的身体记忆和情感共鸣。

在展览现场导览

Q: 本届毕业季主题是“逐光而行”,支持你学习与创作的“光”或许是什么?

何思琦:如果说这一年的创作是一段逐光的旅程,那么支持我不断前行的“光”,其实是一种始终不愿放弃的童心和对真实自我的追问。在一次次推翻和重建方案的过程中,我曾陷入迷茫,怀疑自己的方向。但每当我想到小时候在水泥地上跳房子的记忆,想起那种用身体感知快乐的简单纯粹,我就仿佛看见了那束光——它来自童年,也来自我心中不变的“想要唤醒真实体验”的渴望。这份“光”让我相信,创作不止是表达技巧,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回应。哪怕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仍然希望通过一块块格子,一次次跳跃,让人重新回到身体,回到自己。这份坚持,是我逐光而行的理由。

图片 20.png

编 | 艺讯网

图文资料由艺术家提供

Baidu
BETVLCTOR伟德网页登录